找到相关内容19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道信禅法的精神特质

    地位特别值得重视的,“他可以说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。他不仅奠定了禅宗的理论基础,而且在组织形式和禅行生活方面使禅宗初具宗门的特点。”正如杨增文先生所讲,道信、弘忍的&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643202.html
  • 宋代士大夫论菩提达磨(上)

    宫殿楼观之华哉。”4禅宗最显著的特点是不执外相,不拘形式,行住坐卧皆是禅行,显露了活泼泼的禅风。禅宗的传人是以心中有佛而为归依。吴永看到了这一点,不去刻意强调外的寺院、内在的佛像等等,指出了达磨来中国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3246617.html
  • 达摩禅法与天台止观

    般若德、解脱德,每德皆含常、乐、我、净之四德。可知,法身庄严,由般若解脱之功德而显现。  天台教观之义理是佛说之教化,止观是印佛心印之境界。教观是天台之学说,止观是天台之禅行功夫。论天台止观即禅,亦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4250248.html
  • 药山禅指要

    瑞州洞山良价禅师;秀州华亭船子德诚禅师,其法嗣则为夹山善会禅师。惟俨禅师这些法子法孙就是以后曹洞宗共所依止的宗师。待笔者编写“曹洞纲要”时,再详为介绍诸师的禅行与宗风。  本文所选公案,依《景德传灯录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450298.html
  • 续大唐内典录赞序

    句经四卷(与威仪同见别录分二部) 禅行三十七品经一卷(见宝唱录) 十报法经二卷(祐录云一云多增道章经旧录云出长阿含) 阴持入经二卷(别录云道安注解见朱士行汉录及祐录) 大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5754569.html
  • 农-中国禅的文化品格

    决定意义,这既是对弘忍的发展,也是农文化对佛教的彻底改造和根本发展。 惠能门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,在禅行中把生产劳动、日常生活的意义发展到极至。《五灯会元》记载了很多禅师和弟子们一起劳动的例子...

    杨金洲 别祖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02455589.html
  • 般若空慧之妙智教育论

    无明,增一分智慧,觉性教化就是闻、思、修之层次悟入。若闻而不思,则修慧不足。故儒家亦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”,慧光智照是促发觉性之资源。禅行工夫是修慧内明之基本养分。大论云:非禅不智,非智不禅。佛陀遗教之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70556453.html
  • 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

    rsquo;。[14]洪修平先生在《略论禅宗东土五祖禅法之沿革》一文中指出达摩的“行人”禅法强调“在实际的践行中体会并贯彻佛法真理。把理论落实到禅行生活中,这成为...

    伍先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0861485.html
  • 宗密禅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浅析

    显,不管众生是迷是悟,灵知永恒不变。众生流浪生死,皆因不识自心之知,只要有大善知识开示,指示自心,就能顿悟成佛。在禅行上,主张以无念为修。  荷泽宗在宗密的体系中属最高层次的本宗,其余皆为末宗。具体的...

    董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51262244.html
  • 禅,禅宗,禅宗之禅

    一条道路了。  因此,禅宗的禅,核心是“心”。此“心”在佛教称为佛性、如来藏、真如、觉,其功能归结为智,为知,为悟,它的宗教化为不灭的“神”文艺上称性灵、灵性、悟性。由此开拓的一切禅行,都是内向的,连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32162868.html